记忆是值得留下的东西

发布时间:

我折腾过很多类型的博客,从原来大家都在用的新浪博客、CSDN、博客园、网易 Lofter 、 谷歌 Blogger,到自己买服务器搭建 WordPress + 各种插件,再到利用 GitHub Pages + Hexo / Jekyll / Hugo 搭建静态博客,甚至还用过 Bitcron 的第三方服务。折腾来折腾去,发现自己完全沉迷在一些搭建并维护博客的技术细节里面,完全没有体现出自己内容生产的初衷,最终在了解了一些前端基础知识后,回到了博客园稍加定制,才有了现在这个小空间,终于没了那么多的烦心事。

拥有一个独立的个人博客的确会让人变得 Geek 一点,但我太懒了,不想去考虑域名备案、服务器维护、访问速度优化、还有 SEO 等问题。而且这是一个坑,你的沉没成本越多,后续就越不舍得停止对它的维护。目前来说,中文博客的确没有比博客园更让人舒服的了,我也有可能在毕业以后使用 Github Pages 搭一个静态博客,不过那个博客是英文的,内容也不会有中文博客多。简洁是我追求的极致,因为阅读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炫技的东西,你可以在博客里加上背景音乐、加上 Live 2D 看板娘、加上各种浮动窗口和视觉效果,但是何必呢?不过博客园的代码高亮还不是很舒服,如果能内置 SyntaxHighlighter 插件我想会更好一些。

我很喜欢 Philip Guo 个人网站的风格,有 VLOG / PODCAST / ARTICLES 三种记录生活的方式,他的创作原则我很喜欢:

One of my main hobbies is writing articles on this website (and more recently, recording podcasts and vlogs). One heuristic I use when deciding what to write is to ask myself:

Will at least 100 people care about this topic three years from now?

The following don't qualify, so I rarely write about them:

  • commentary on news events or fads
  • reactions to someone else's article
  • personal notes that only my friends would care about

Finally, if I see many people writing about a topic, then I avoid it unless I have a drastically different perspective.

起初写博客只是为了记录还在 ACM 集训队时的刷题记录,脑子里留下的全是数据结构啊算法啊数学啊之类的东西。而我总觉得生活才是最可爱的,我希望博客能记录生活,这样很久以后也有一些可回忆的东西。纸质的内容,要是载体丢失了,就寻不回了。而放在网络上,假使账户密码忘记了,公开的内容尚能被检索到。终究还是会有一些需要去保障的东西,比如不希望将来的某年某月,发现博客已经 404 了。放眼微信公众号、知乎、简书等平台,只让我感受到了部分自媒体蹭热点时的浮躁,还有一些人对个人 IP 打造的痴迷,慢慢地,很多地方都开始强调知识变现和知识营销,我只想知道什么是知识,又该如何定义成功呢?我想看见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样子,想看见自己的毅然与迷茫、颓废与欢脱、锋芒与收敛,想知道某年某日某处的我,是不是与如今很不一样。

我想我这个博客,不是一个技术站点,要有些生活气息。自媒体时代,我想给自己留下一片后花园。如果能对别人有所帮助,那纯粹是我意料之外的事情,也是我的幸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