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博客黑洞
很多人打开我的博客后,第一印象便是页面过于 old-fashioned (过时). 但也有些人很喜欢。
如果将我看作是一个前端开发者,这样的设计的确有些朴素得过头了, 然而实际上,在写作时我更加地倾向于把自己代入一个作家的角色,连程序员都称呼不上。 另外一方面,我从来不将我的博客定义成一个很 Geek (极客) 的作品, 我仅仅是找了个舒服的地方记录生活的日常和一些灵感,仅此而已了。 希望很久以后,我看着自己的博文列表,能够很快地回顾不复返的那些日子,庆幸模糊的记忆还在。
我甚至经常纠结要不要在文章中插入些图片,很多时候,文字显得有些无力。 后来想,这些短的生活状态分享,用社交 APP 就足够了罢。 读一些经典的时候,哪里看得到那么多的插图呢? 唯一不同的是,我会在笔记中放很多解释性的图片,因为我觉得它们是必要的。 这些可视化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具备那么神奇的功效。 可我们也要明白,在文字中插入一张图片就好像把小说翻拍成了电视剧或者电影, 如果你不喜欢屏幕上的那些角色,或者说这不是你想象中的样子,那无疑是一场灾难。 所以,唯有符合绝大多数审美的,以及反映当前绝对真理的图片内容,才是应当被安排到文字中的。
那么我希望读者访问我的博客的时候,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? 最好是能感觉到有个老朋友在和你讲话,在一个漫天飞雪的冬天,在一个小屋里,在一个火炉旁。这个画面,你能想象得到吧。
常见的 “技术” 博客中,经常记录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技巧,或者是一些写 BUG 和 DEBUG 的过程, 深度一些的往往是原理或源码解析——这样的文章的核心作用应当是被用于网络信息检索。 譬如我在使用 Anaconda 的时候配置某个包出了问题,这时候只需要将输出 Error 信息拷贝到搜索引擎, 大部分时候都会有某篇博客记录了对应的解决方案,更好一些的还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以及如何该避免它们。 或者和我最初在 ACM-ICPC 集训队时一样,每每 AC (Accepted) 一道算法题就会写对应的题解, 如果之前 WA (Wrong Answer) 很多次了,则会写得更加详细。 这些知识梳理和总结的作用,技术博客自然是具备的。如果能够裨益其它人解决问题,则创造了更大的价值。
但要写出好的博客,不论其技术与否,都是一件难事。我在意的标准是:时效性与研究性。
如果能写出一篇具备长期时效性的博客,即是说 50 年后,甚至 100 年后的读者也能看懂,大家皆大欢喜。 所以顺着历史往前看,现在留下的文字,被大众喜爱的,是小说,是诗歌,是能够反映生活的东西。 往深处理解,大家(此“大”家非彼“大家”) 写的都是人性与环境。 现在这个时代,自媒体的门槛太低了,人人都能上互联网来挥墨执笔,写出的大多却不是什么有营养的东西。 倒不是说我们的文明退步了,只是因为技术的发展,万众发声的年代,接触三教九流的途径也变得多了起来。 如果大脑不具备一些信息筛选的能力,信息的爆炸则成为了一种负担,大多数的文章不是在贩卖焦虑,就是在哗众取宠。 摆脱焦虑和喧闹的的方法则是,找个静处读书,读经典的书, 与作者神交,追本溯源,所有的学科都回归于哲学,脑子里东西沉淀下来了,写的东西也就有味道了。
文章的研究性,不单单看文章属成花了多少工夫,还需要作者本人具备基础的研究素质。 问题的任何一个点,都好像一片树叶,顺着脉络,总是能找到枝干。 若是已经过时的残枝败叶,读读前人的论述也就够了;正当枝繁叶茂的时候,则需要考虑清楚,什么是点到为止。 所幸博客与科研文献终究有所区别,多一些感性的认知,多一些人文关怀,这正是如今的理工科男生缺乏的。
讲到这里,不妨提一下“博客”的由来。“博客”(又称“部落格”) 一词来自于英文“blog” , 最初 Jorn Barger 在1997年12月17日提出了 “weblog” 的概念,即“网页”(web) 与 “记录”(log) 的组合; 而后由 Peter Merholz 开玩笑地拆分为“我们”(we) 与 blog 的组合, 后续术语 blogger 的出现,使这一概念慢慢被普及和接受。 不难看出在那时的背景下,大众需要的是能够在互联网上编辑和发布内容的产品,最好能和其他人产生社交互动。 如今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出现,让网络社交变得更便捷,自媒体公众号成为了博客的替代品,这是技术的进步。
这让我想到,即时通讯软件出现以后,人们的在线交流不再像电子邮件那样正式,更不用像尺书一样字斟句酌。 木心《从前慢》里写的“车,马,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也渐渐成为历史,如此说来,我们究竟是进步了,还是退步了呢?
我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写日记与杂文,也算颇有情趣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