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觉还是不懂科研啊

发布时间:

今年的暑假依旧是留在杭州,在东区会议室参与实验室今年的研究生教学,这样的话,确实三个暑假都没回过家。 看看自己,第一年是稚嫩,第二年是怠惰,第三年则是好奇。 我正通过暑期助教的形式,尝试回到人群的视线中,这篇文章是我在这个阶段的思考与理解。

我愈发相信这些年来的经历所产生的思考,是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来定性的, 只不过通过自己体会得到的感触,要比直接读各类心理书和哲学书要深刻得多。 教育的路上,或许正需要一些对心理的把握,和一些广泛的哲思,既可以让自己通透些,也可以让大家变得更快乐。 在我的观念里,要成为真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,必须能够“成就他人”。 这并非指那些远大的抱负和理想,而是说能够理解他人的需要,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。 这种帮助不是强制的,更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之上的,而更像是一种不求回应的分享。 对于同样的事物,人们作为观测者得到的视角不同,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经验和思考,很难说谁的见解就一定是真理,或者最接近真理的。 机器学习领域也有很多“哲学”问题,所以思考机器学习领域的问题,很多时候也是在思考人生哲学。

看似说来轻松,摆事实和讲道理也是技术活,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其他人洗脑。

哲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“说谎者悖论”,如果我说我在这篇文章中写下的内容全是错误的, 那么这句话究竟是对是错,包括之前给出的个人理解,是否有被观测的意义呢? 而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,是否陷入了“非黑即白”的评论体系中? 我想大家能够发现,面对形形色色的被观测物,能保持独立思考很关键。 没有这种能力,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,就意味着怎样解释也弄不懂。

所以我们学得的知识,似乎从来不是从哪个老师身上得到的,而是接触不同的概念和解释后,自己形成或更新的独有理解。 把教育领域的知识,泛化到生命意义的探寻,似乎也是成立的。 我用了很多很多的“似乎”类词语,也是因为我唯一确定的事情是:我不知道自己的话是否绝对正确。 但在形成共识之后,使用准确的字句去下定义则变得很有必要了,尽管我们知道定义也可能是会变的。

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后,选择读国内研究生的学生比例越来越大,背后的因素是很多的。 有些人是度过了浑浑噩噩的四年,临近毕业不知如何安排,需要一段缓冲区来逃避现实,或者说思考未来; 有些人是随波逐流,既然大家都读研究生了,我也读一个罢; 有些人则是渴求能够献身科研,在学术界发光发热… 其实更多人是希望通过考研跳到更好的平台,结识更好的人脉,因为当初高考的时候没有想到环境的差异会带来如此大的影响,仅此而已罢了。

我只是在问自己:“毕业的时候,研究生该有的那些能力都掌握了吗? 如果我提前达到了对学习、研究和思考的自我要求,已经有途径去追求热爱的事业,读研究生是否还有必要?“ 单单从教育的层面来看,研究生阶段影响最大的人便是导师了, 如果没有提前了解和事先调查就和某位导师进行绑定,这和拿三年光阴来赌博是没有差异的。 假设某个人本科已经度过了四年的 “闲暇” 时光,又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,没有导师悉心栽培,很大可能是继续怠惰三年下去的。 可我的导师很多,周遭的一切都可能让我停下来想一想。我经常自我反省,有时我是老师,有时候我是学生。 仔细想想,我觉得我还不够格。

山穷水尽还是柳暗花明,搞清楚自己当下想做什么,当前能做什么,这才是关键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