凯恩斯交叉
对于西方经济学,学校开设了一个学期的课程,授课的孙老师上来就同我们讲:学时不够。
她认为这门课最好拆分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学期,才能讲的稍微那么完整入门一些。 接着还应当讲高级的内容,加入计量经济学和数学分析。无奈培养计划安排如此,她也没有办法。 在推荐材料上,老师给我们了推荐曼昆的《经济学原理》上下册,很厚的两本书。 我最怕大部头了,可是实际读来却发现,老师果然很懂我们的智商。 几堂课听下来,我只记住了那朗朗上口的 “比凯恩斯还凯恩斯的凯恩斯交叉”。 可读那本大部头,就好像有一个老头在旁边给我讲故事,娓娓道来,栩栩如生。
其实十年寒窗上来,读书也是有循序渐进的道理,一年级有一年级的教材,三年级有三年级的教材。 但是大学老师推荐的书就不一样了,往往是经典中的经典,或者是同自己相关的利益团体出版的内容。 这就容易导致什么问题呢?我们刚接触这个领域,不知道什么是好书,什么是烂书。 用心一点的老师,会在幻灯片推荐材料的那一页注明:哪些是适合初学者看的,哪些是适合到达一定阶段的人看的, 哪些是学者们还在研究的... 哪些是我们教学组编的,也是很不错的参考资源。嘿嘿,懂你意思。
一些科研型的老师,在写文章列参考文献的时候没有这样的需求,提到了就加上去。
最可怕的是有些推荐材料的第一书目就是一本高层次的书籍,初学者读起来晦涩难懂。 所以有些时候读书如爬山,学生境界不到,就会说一些书是烂书;境界起来了,又觉得写得有些道理;等自己独成一派了,又觉得写得很有局限性。 要看山是山,到看山不是山,最后看山还是山。不同的作者只是提供了不同的角度,哪能说高鸿业的书就一定是不如曼昆的呢?
阳春白雪,下里巴人,各有千秋罢了。
国内的教材喜欢写得精辟,国外的教材喜欢写得通俗。 前者作为教科书,需要老师带着解释;后者像一本故事书,学生自己读也能津津有味,故事书的篇幅当然会更多了! 这里也体现了老师和大师的差距,大师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,却用更质朴的语言去解释一件事情,可以提供不同的角度。 而普通学者尚未达到那样的境界,所以只能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来谈问题,不考虑衔接的过程。 这可能就是常识水平差异,或者说知识的诅咒。
读者也要对自己有些了解,不然明明是自己读得太浅,反倒要说作者的不是,容易贻笑大方。 烂书绝对是有的,但是你不多读点书,怎么能在很快的时间内知道这是一本初学者书籍,还是高观点书籍,亦或者是彻彻底底的烂书呢?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:先多读书,再读好书,最后才是好读书。倘若不自己经历一番,怎么会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同学期授课其它课程的,还有《应用文写作》的林老师,《高等数学》的沈老师,以及《线性代数》的满老师等人。 满老师上第一堂课时很有趣,她也列出了一系列的推荐材料,并且点评了同济大学的教材和其它教材的区别。 她带着欢快的语气告诉我们:“同学们,线性代数很有意思的,线性代数的知识以后在很多领域都会被用到的。”
坐在下面的学生,包括我在内,都是刚从高中环境上来的,看上去一片呆气 —— 因为大家都尚不知道,推荐材料这一页,需要一个学者用多大的心血去整理。 可能只觉得正课的内容考试会考到,所以才是关键的吧。 满老师仿佛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,眼神变得有些失落,但又很快进入下一个话题,可能是已经习惯了。 我们默认用同济的教材上课。